新聞動態
|
綜合新聞
大花石蝴蝶(Petrocosmea grandiflora),為苦苣苔科石蝴蝶屬植物,生于海拔1200-2100米的石灰巖石壁或石縫中,因其纖小植株具碩大花朵而得名。1895年,英國植物學家William B. Hemsley根據William Hancock采自云南蒙自地區的標本,描述為石蝴蝶屬的一個新物種,模式標本現存于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標本館(K)。 長期以來,大花石蝴蝶的廬山真面目一直難以確定。國家標本平臺(NSII)僅能查到兩份大花石蝴蝶的標本(IBSC0551290和KUN75748),其中一份(IBSC0551290)為陳煥鏞先生從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標本館(K)交換而得,標本并不完整,僅有幾個葉片和脫落的花;而另外一份標本(KUN75748)實為石蝴蝶屬其他種類。網絡上報道的大花石蝴蝶,也并非該種。 2019年初,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資源庫”)工作人員獲悉大花石蝴蝶的野生分布點,隨即開展初步調查。2020年1月拍攝到該種花期的照片并采集了相關標本,為進一步監測大花石蝴蝶在野外自然更新的狀況,為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提供參考,工作人員隨后幾個月中開展多次觀察監測,終于在6月底成功采集到第一批大花石蝴蝶種子,后續將進一步開展種子生物學相關研究,以確保這一特殊種質資源得到長期保存和有效利用,并為后期的物種保護和種群恢復提供理論依據和資源支持。 目前,大花石蝴蝶野外僅發現兩個分布點,總計個體數量約300個個體。根據IUCN評價標準,大花石蝴蝶瀕危等級應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CR)”,其中一個分布點靠近省道公路和耕地,原生境因修路、耕作等人為活動,正在被逐漸蠶食,物種生存受到極大威脅,急需盡快進行就地保護,并在此基礎上開展遷地保護,擴大種群。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由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吳征鎰院士提議建立,并于2008年建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截止2019年底,已收集保存我國各類重要野生植物種子10285種82746份,占我國種子植物總數的35%。依托種質資源庫建設的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庫”將繼續聚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目標,持續開展我國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藏和共享服務。
圖1:A 保存于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標本館(K)的模式標本;B 大花石蝴蝶墨線圖;C 保存于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標本館(IBSC)的IBSC0551290標本
圖2:A-D 大花石蝴蝶盛花期(B 花正面,C 花側面);E 果期植株;F 成熟果實;G 種子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系我們 手機版